
青山為證,匠心永鑄—讀《因平凡而偉大》有感
來源:
數智工程分公司
作者:
周騰達
發布時間:
2025-08-05
瀏覽量:
翻開《因平凡而偉大》,46位冶金地質人的故事如星辰般璀璨,共同譜寫出一曲蕩氣回腸的時代贊歌。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,沒有煊赫奪目的勛章,有的只是鉆機轟鳴中的堅守、萬里跋涉下的執著、巖芯樣本里封存的青春。他們用平凡鑄就偉大,以鋼鐵意志叩問大地,用羅盤指引人生方向,憑地質錘丈量生命價值。習近平總書記“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”的深刻論斷,在這群新時代奮斗者身上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。
踏遍青山人未老,山河銘記赤子心
書頁翻動間,一個個鮮活的形象躍然紙上:
帕米爾高原上,陳德貴在含氧量不足平原60%的環境中,用三千個日夜的堅守,將對親人的思念壓進巖芯箱,將對講機里的勘探坐標譜寫成高原戰歌。
加蓬雨林中,馮三川忍著螞蟥噬咬的傷痛堅持填圖,暴雨沖刷著地質包上“中國冶金”的字樣,卻沖刷不走他眼中的堅定。
蒙古戈壁上,孟祥熙用身軀護住珍貴地質資料,鄧喜金在零下40度的寒夜與狂風搏斗......
“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”的誓言,化作張建國鉆頭下迸濺的火星,王偉平凍僵雙手刨挖冰雪的執著。一位女地質隊員在日記中寫道:“孩子問什么是礦,我把聽筒貼近鉆機——那轟響就是大地的心跳。”這心跳聲穿透書頁,化作共和國工業血脈中最澎湃的律動。
精益求精攀高峰,毫厘之間見精神
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,冶金地質人用行動詮釋著工匠精神的真諦:
陳錦梅的校準車間里,榔頭起落間暗藏驚雷。這位“精校女神”以女性特有的敏銳,在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度世界里創造百分之百合格率的奇跡。
“設備有難題,就找高恩”的共識背后,是這位地質世家傳人數十年如一日將機械語言融入血脈的專注。
哈薩克族姑娘努爾加娜提檢查鋼絲繩的專注,如同牧民辨認草原上最細微的蹄印,用繡花般的耐心守護著安全紅線。
正是這種執著,讓張彥斌甘愿守候鉆機二十小時,讓孫近旗在測繪儀前熬紅雙眼。他們用生命踐行著“差之毫厘,謬以千里”的箴言,將工匠精神鍛造成開鑿地心的鑰匙。
愛崗敬業甘奉獻,歲月沉淀見初心
奉獻,在冶金地質人這里有了最深刻的詮釋:
疫情期間,林少波在封控營地化身心理導師,徐雷穿梭于抗議居民中化解信任堅冰。
易青春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礦井采樣,汗堿在地質錘柄上結晶成鹽花。
被稱作“土地公”的諶遜龍,三十載如一日扎根鉆塔下,將青春碾磨成浸潤齒輪的潤滑油。
最動人的是那些老鉆工顫抖的手觸摸全自動鉆機時眼中的淚光,那里倒映著半個世紀的滄桑巨變。他們用長滿老繭的雙手,托舉起觸摸星辰的翅膀。
星河璀璨,精神永恒
合上書卷,46道星光已匯成精神的銀河。“三光榮”精神在雪域燃燒,“四特別”傳統于戈壁傳承。他們用生銹的水壺盛裝雪水,卻澆灌出工業文明的綠洲;以鋼釬為筆在巖層書寫,留下的卻是時代的密碼。
正如古人云:“垂大名于萬世者,必先行之于纖微之事。”一代代冶金地質人正以青山為卷、熱血為墨、鉆頭為筆,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續寫著民族復興的壯麗篇章。這平凡中的偉大,終將在山河歲月中永恒回響,成為激勵后來者不斷前行的精神火炬。
關于我們
山東正元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,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、山東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、濟南市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。公司目前在崗人員近200人,擁有泉城產業領軍人才1人、注冊巖土工程師3人、一級建造師5人、二級建造師10余人。
版權所有:山東正元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濟南 魯ICP備14011890號-1